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绿螺讲堂开讲并与西藏联动开展线上云科普

2021-05-27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发现身边鸟趣——带你在高楼林立的魔都中观鸟”的第179期绿螺讲堂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报告厅举办。活动以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邀请上海市林业总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科郑运祥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俞远明主讲。同时利用网络直播技术,现场连线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实现两地跨区域联动直播及观众互动,又一次成功将科普讲座向西部地区输送,为提升西藏地区青少年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在人们的印象中,上海是一座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中的人们每天奔走在高耸的楼宇之间。但其实在高楼林立的上海,我们也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邻居,尤其它还是野生鸟类的重要家园。
  郑运祥老师的报告向大家科普了究竟什么是观鸟。首先你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望远镜,配合鸟类图鉴,同时要准备铅笔和本子,方便遇到不认识的鸟类时把它画下来。另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观鸟记录中心”,随手分享、随手记录。基础准备工作做好后,还要注意一些观鸟技巧,比如晨昏时间昆虫比较活跃,而昆虫是鸟类的食物,这个时间就很适合观鸟。晴天和雨天也是观鸟的好时机。再要根据鸟类生活习性,根据它们生活区域的不同来观察不同的鸟类。比如:南汇东滩是一个观察候鸟的好地方。最后野外辨识鸟类,要根据它们的身体大小、剪影轮廓以及叫声来判断属于哪种鸟类。郑老师随后跟大家介绍了观鸟大赛的历史和发展,并鼓励小朋友们多多参与这项活动,在观鸟的过程中体会关爱鸟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俞远明老师同观众分享了自己十多年来在上海市区观鸟的体会:鸟儿在我们身边生活的种种闻所未闻的趣事,夜鹭、乌鸫、珠颈斑鸠、喜鹊、翠鸟、银鸥、红隼、凤头鹰等鸟类如何在大都市、在我们身边生活,它们生存的艰辛以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鸟类是如何不断适应环境的。他展示的红隼交配和喂食幼鸟的视频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原来大城市里的鸟类也在这样努力的生活。
  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加深了爱鸟、爱自然的意识,普及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公民能够参与到保护自然和改善上海城市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来。
“绿螺讲堂”是面向普通观众的科普公益性讲座,其中“城市中重构自然”系列是今年新推出的全新系列。该系列讲座的目的在于,关注自然保护在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展示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及优秀经验,助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本场讲座中有约200名来自绿螺讲堂现场和约80名来自西藏阿里高级中学的中学生共同观看,讲座还同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ilibili直播间进行了直播。活动直播时长2小时,其中峰值观看人数达到537。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上海市生物多样性宣传方案”中,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将继续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加强科普转化、持续科普输出,助力科学文化传播普及和科普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