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持续深化 科学诠释“海洋故事”

2018-08-01

       如何提升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使博物馆教育更加专业化?如何加深馆校之间的联系,使科技馆成为师生喜欢且信赖的校外教育基地?上海科技馆“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正走在探索的路上。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是上海科技馆与市教委共同发起的“馆校合作”项目之一,于每年暑期开展,以中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理论培训、实地参观、小组合作和展示汇报等形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理解和传播科学,提升其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并使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科学表达能力和科学诠释能力。活动开展三年以来,项目组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在上海市中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2018年我们期望在总结以往两届活动的基础上,突出活动主题,凸显校外教育特色,使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成为有序列、有深度、有潜力的上海科技馆科学教育品牌项目。

今年项目的主题为“海洋传奇——今天我是策展人”。项目采取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双结合的方式。青少年学生需要先接受一周左右的深海知识和展览策划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最前沿的深海科学知识,并培养展览策划与设计基础能力。然后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发挥创造力与合作能力,自拟主题,自选材料(材料由项目组提供),在60*60mm的底板上制作一个深海主题的空间微型科普展览。最后,每个小队还要选出1-2位诠释者面向公众对展览进行解说。对于从未接触过深海知识和展览策划知识的中学生来说,这个项目的挑战巨大,但也充满了魅力。

本次活动共招收74名学生,分为15个小队。每队4-6人,并配备一名带队老师,总人数达92人。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活动阶段

日期

活动内容

活动效果

培训阶段

7月4日

入门培训

介绍深海科学的成果和发展前景,推荐科普网站供学生浏览。简介展览策划、设计与制作,展示展览所需的制作材料。

入门培训让学生对做什么,怎么做有了初步的认识。

7月5日

诠释者们带着任务(构思展览主题)来到了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进行参观。

听过两位预约讲解员的讲解,大家对深海科学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7月6日

深海科学的代表人物——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做讲座“迷人的深海之旅:海底世界及其探测技术”,海洋生物摄影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程师杨位迪老师,带来了讲座“遨游海底:与深海精灵面对面”。

学生对海洋地质、海洋探测技术、深海生物、海洋历史的变迁等有了深入了解。

7月7日

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的吉亚妮老师,给学生带来了“关于展览设计的那些事”的培训。

学生学习了空间规划与展示风格,展示形式与展陈道具、展陈色彩与平面设计几方面内容。

展览制作阶段

7月8-10日

下发方案模板,各小队上交策划方案。上海市教委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教研室的江铭初老师和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的吉亚妮老师给予专业审读指导。

方案落定,准备制作。

7月11-14日

各小队收到材料勾选单,材料分为免费部分和虚拟收费部分。各个小队挑选材料,进行制作。

各小队奇思妙想,制作过程充满乐趣。

结业展示阶段

 

7月15日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赵玉龙,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郑奕、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董春欣受邀作为点评嘉宾。每个小队有2分钟的视频展示时间和5分钟的展览解说时间。

完整参加四次培训的学生获得“结业证书”,教师获得“优秀辅导老师奖”,并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王牌诠释奖”“最佳组织奖”各两名。

1714009736

首位搭乘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周怀阳

176499372

深海摄影师杨位迪

-2040244135

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老师吉亚妮

1820514059

认真听课的学生

-403410714

活动场景

-1480010567

师生合影

        华师大一附中的曹昢老师说:“科学诠释者”是一个真正的STEAM课程。在这里,学生们需要消化很多最前沿的深海知识,然后将所学、所感、所悟展现在小小的微型展览中……

       馆校合作项目的初衷,就是把科技馆的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们体验到在学校无法获得的经历。在这份经历中,学生们有汲取知识时的紧张、动手操作时的专心,更有方案探讨时的碰撞、灵感突现时的创造力,这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未来,我们会继续升级项目内容,完善项目方案,把更多更好的学习方式带给孩子们。


图、文/展示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