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放映 提升能力——访科学影视中心主任李伟

2017-07-29

  采访科学影视中心主任李伟时,正值暑期客流高峰期,科技馆四大特种影院上座率节节上升,每天中午不到,四维影院、太空影院电影票就已售罄。高客流给影院放映人员带来较大压力。如何既确保影片传播效果,又提升影院服务质量,李伟主任打开话匣向我们娓娓道来。

1

 

  问:影院运行是我馆对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影院实际运行的效果如何?

  答:说到影院运行,其实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日常放映,包括:设备运行、观众服务;二是影片引进。应该说,影院运行是部门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保证科技馆平稳运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确保其安全平稳,才能够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观影服务。

  从2001年至今影院已运营16年,简单提几个数据:科技馆影院年均观众量约50万人次,年均票房收入约1500万元,这些数据都排在全国甚至全球科普场馆的最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曾荣获国际大银幕影院协会颁发的“2007年度IMAX最佳放映间奖”。

  16年来,巨幕、球幕影院客流高峰时每天各放映7个场次,客流淡季时每天也各有3场,每年一个影院的放映场次就达1400余场,可以说这样的放映频次在全球是名列前茅的,比国内其他场馆IMAX胶片影院放映场次多2—3倍,而故障率却是最低的。

2

 

  影片引进上,我们从国外影片为主,到4D影院全部放映原创影片,应该说逐渐探索出一条原创科普影视创作的成功之路。我们对选片方式进行了改革,一是成立影片引进工作小组,二是对国外候选影片进行试放,让全馆员工共同参与选片,不仅拓展了选片视野,而且选片更加科学合理,努力做到选出真正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例如:今年放映的《野性非洲》、《国家公园探险》,学校包场看的就非常多,说明选片方向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今年上半年影院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2.8%,票房收入增长32.3%。这一数据令人惊喜,也充分表明影院放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成为向公众进行科普传播的又一重要渠道。

  问:目前影院设施已面临日趋老化,突发故障率也较以往增加,听说前几天巨幕影院又突发故障,对此有何应对举措?

  答:从设备完好率看,2012-2016年影院设备运行完好率都在99%以上,今年上半年,设备运行完好率降至98.8%。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运行已有16年,设备老化,且零配件不再生产,导致故障率有所上升;二是科技馆的设备与商业影院不同,非常复杂,往往一个小毛病就导致直接趴窝,而这些故障又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要查找到故障原因比较困难;三是天热高温更容易导致放映设备故障。馆里专门有一套冷却水系统降温,但是也由于使用多年,制冷效果减弱,现在几乎处于临界值,亟需更新设备。

  此外,暑期里巨幕与球幕影院的排片均已达到满负荷,一小时一场,而每场电影时长43分钟,这就意味着不容许出任何差错,因此影视中心的放映人员劳动强度虽然不是最大,但是压力非常大。

3

 

  提升放映员的技术也刻不容缓,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技术高低也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目前影院放映队伍有些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这两年退休人员较多,因此一半人员都是新手。

  为了尽快让他们上手,我们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加强培训。从6月起,对于新进员工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快速掌握应知应会,培训期满进行考核;二是以老带新,悉心传授经验;三是重新梳理流程并上墙,强化知晓率,强化岗位责任;四是做好人员分工,清晰工作职责,加强分工合作,做到精细化管理。

  另外,必须加强影院服务水准。除了对明华物业服务人员严格要求外,影视中心的员工也必须加强服务意识,当好影院的主人翁。

 

  问:影院更新改造也是馆更新改造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您觉得存在哪些困难?

  答:基于影院的状况,我们早在前年就开始着手影院更新改造的调研,去年正式纳入全馆更新改造计划。部门内部也成立了更新改造小组,抽调了四名人员。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今年必须完成巨幕和球幕影院改造的评估报告;之后再启动这两个影院改造的设计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我们的设想是,首先改造巨幕影院与球幕影院,由胶片放映系统改成数字化放映系统。而后,再对4D影院进行改造。未来希望让大家眼前一亮,远远一看就有一种现代影院的感觉。

  更新改造肯定面临不少困难,我感觉一是要加强馆对更新改造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领导,加强全馆的统筹与协调,加强对部门改造工作的指导;二是要提升专业领域研究能力,要认真研究国际特种影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尤其做到对各类设备的性能、参数了然于胸,力争在改造后将我馆再次建成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特种影院的科技馆。

  问:在影视创作上,科技馆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创作团队相较以往也更加成熟整齐,未来还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答:自从我们开始从事原创影视创作制作与拍摄这条路,至今已获得60多个国内外奖项,没有辜负主创人员付出的辛勤汗水。

4

 

  这还只是刚起步。今年我们仍将继续制作5部原创影片,其中,上半年已上映3部原创4D影片,下半年还将上映2部,包括:4D影片《熊猫滚滚》和球幕影片《太阳的故事》。纪录片也已完成2部,一部是自拍的《长江江豚》,另一部是与农科院合作的《香菇》。目前正在拍摄的今年重点项目纪录片《熊猫》也将在年内完成制作。

5

 

  我们在影片创作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是探索了多元化合作投资模式。如《海洋传奇》就是与中科院合作的成果。希望推动各行各业积极投资科普电影,让科普电影不再为“钱”而愁。《熊猫滚滚》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通过基金会吸引安信投资150万元。

6

 

  二是市场推广稳步推进、公益传播影响面越来越广。上半年影片销售合同额达80余万元,这个数字应该在国内几家制作影片的场馆中名列前茅。纪录片也同样,今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购买了纪录片《黑颈鹤》播映权,我们也通过合作方――五洲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将纪录片成功推向俄罗斯、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内外地区做有偿或公益播放。可以说这是成功迈向国际的第一步,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7

 

  虽然取得了不少荣誉,但是我们也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团队的专业能力不够,还不能完全把控影片制作的核心环节。影视创作这支团队,从组建开始,基本都“半路出家”,因此工作主要放在前期内容创作和制作过程的管理上,具体拍摄工作还是要依赖于馆外的专业影视团队。这种模式在制作过程中会不断发生“碰撞”,影响影片制作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为此,近年来影视中心在招聘中特别注重专业能力的考察,引进了一些导演、编剧、制作、摄像等专业人员。但是,我们不应满足,希望未来能够打造一支独立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团队,能够制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