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科技进步太快,科普场馆如何“焕新”?

2023-09-20

  新华网上海9月19日电(记者陈爱平)时代的进步往往依托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但科技进步太快,科普场馆如何更好地帮助公众启迪思想、树立科学精神?作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之一,第三期“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日前在徐家汇书院举办,京沪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上海在近代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徐家汇书院里,名为“光启”的“光盒空间”展示了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的译著和他在数学、农业、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他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主张,对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回顾历史,更感叹如今科技进步飞速。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创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坦言,从科学史中体悟科学精神,才能更真切地感悟科学的要义。中国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则认为,科学是在自身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尝试,科学家最重要的天性是始终保持好奇心。他们以人工智能浪潮为例,提出人工智能是淘汰常规,人要发挥自己的开发能力;如果单靠人工智能去解决事情不会成功等建议。

  博物馆里的藏品,往往是当时科技进步的见证。人们喜闻乐见的现代科普场馆,如何平衡好科技发展与历史传承?继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初步形成“三馆合一”集群化发展模式,上海科技馆已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场馆计划于2025年完成建设,并重新向公众开放。

  “我们最怕的是科技发展太快了。等上海科技馆重新开放时,观众们是否会发现这些东西我们全都看过了,甚至自己家里就有……”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坦言。他透露,上海科技馆将自明年起面向公众征集如何“焕新”的“金点子”,共同打造一个让孩子们从小就爱上科学的博物馆。

  吴国盛建议,尽管如此,藏品是体现科普场馆独特性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普场馆还是应平衡好“新藏品”和“旧藏品”的关系。苟利军则表示,尽管展厅内容有变化,但原理性的科学展示不会变动,建议可增加这些内容。

  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上海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活动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场地将从科普场馆走向文化阵地,探索更多元的交流平台和体验场景,推动科创教育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参与,为青少年创造更多的科创教育资源和更好的科创教育条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