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高手乐做科普 击破流言种下科创种子

2019-04-04

2593489

-1194835157

通过科学的印证,让孩子们从日晷到电子钟,时间计量的变迁理解了科技的飞跃发展  杨建正 摄

  春天来了,一年一度的科普“大好春光”也扑面而来。第六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刚鸣金,2019上海科技节、公众开放日等系列科普“嘉年华”又进入筹备倒计时,更多让公众和科学家们“亲密接触”的科普行动在申城也始终处于进行时。上海近年来一直是全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最高的地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工作者中的科普达人功不可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科研人正用自己的行动给出应答:科研高手、科普达人,都是本职工作,大大方方、认认真真做科普,不仅不是不务正业,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科创大事件。

  科普就在身边

  做科普,被誉为“科学传播第一发球员”的科研人员怎会缺席?去年5月,上海科技节让市民过足了科学瘾。活动期间,申城举办各类科普活动2300余场,300余家科普教育基地、80余家社区创新屋组织特色活动,1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世界500强企业向社会开放;线下公众参与超300万人次,超九成市民为上海科技节点赞。

  与此同时,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医生等组成的科普力量正在让科技节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盛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官微拥有50万粉丝,大多数受众是患者及家属。该院党委副书记顾文英介绍,医院的官微已经成为一个集科普内容原创、科普形式生动、互动参与性强于一体的线上“科普基地”。“我们每周都会盘点近期涉及肿瘤的热点话题、谣言,通过互动帖的方式,把受众最关心且有一定普遍性的话题分类整理,并给相关科室的专家寄去约稿函。”顾文英表示,“我们医院‘科普型’的专家也会积极追热点,为官微输送‘炮弹’。”

  已有12年科普工作经验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师徐灿在临港地区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中可受欢迎了。小朋友喜欢在他带来的显微镜下观察五彩斑斓的细微世界,中学生在他的海洋兴趣课堂探索生命的奥秘,社区里的老年人在徐灿团队的手把手教导下搭起漂亮的水景……“当孩子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你也会有成就感。”徐灿说。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处副处长唐先华告诉记者,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高质量专家资源库,为展品发掘和展览内容的扩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也是科普讲解团队背后的“百科全书”。据介绍,每年上海自博馆的科普讲解人员,都要跟着专家走进高校课堂,选修一门专业课。获得上海市第六届科普讲解大赛金奖的王亚雯每周都要走进复旦大学选修博物学课程。这名90后表示,“自博馆有强大的专家资源,一流的科普团队,来自四面八方满怀好奇心的观众,让我找到了事业的起点,人生的方向。”

  科学家不应缺席

  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一生中,不仅包括科研成就,还有对科学传播的巨大贡献。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解释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学理论,这本销量颇高的科普读物大大提升了科学在文化界的地位,而霍金也成了当代最出名的“明星科学家”之一。

  在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卞毓麟看来,霍金的《时间简史》无疑是“元科普”的代表。卞毓麟指出,“元科普”指的是一流科学家对他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开展科普,通常是指他们创作的科普作品,具有一手材料的价值。在欧美国家,“元科普”著作不少,然而在中国还不常见。

  今年两会,不少委员都将目光投向科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丁奎岭秀出自己的朋友圈,超过一半都与科普相关。如何辟谣生活中的伪科学、怎么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作为科学家,丁奎岭一直冲在科普第一线。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院士也有着相同的认识,在他看来,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和最新的科学进展及时告诉大众,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出三个科普获奖项目,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牵头完成的“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是其中之一。王小明原来是动物学家,深感许多科研成果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中国人不拍,人们永远只能看外国团队拍摄的科教片,他们不会告诉你‘鲵’字由‘鱼’和‘儿’构成,对应着它的小名‘娃娃鱼’,扬子鳄酷似‘龙生九子’传说中的狴犴。”

  激励机制不该落后

  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对参与科普创作的认同度高、意愿较强,但行动力弱。时间精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他们开展科普创作的主要障碍。不少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在现行的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指标,依然是论文、著作和项目。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传播链与科技创新链之间的脱节,已成为上海科普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就在提案中建议,应该在各项人才考核的指标当中增加科普贡献的权重,让更多科学家担起科普责任。

  或许,在改革评价体系的同时,更应在科研工作者群体中建立科研与科普同等重要的集体认知。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凭借卓著的科普工作成了名人,由于他的公众影响日益增长,他遭到了科学同行们的排挤和耻笑,还失去了很多学术生涯的重要机遇。这种现象,被称作“萨根效应”。不可否认,在当下仍有“萨根效应”的存在,然而,科普并不是不务正业,应该认识到,做科研是满足社会需求,做科普也是。

  见习记者 郜阳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来源:新民晚报